记者带去的篮球让张洪国于海春夫妇乐开怀。
张洪国于海春夫妇年轻时照片。
50多年前的篮球场上,他不仅是她的教练,更是她值得信赖的同乡大哥,他们在山东老家时素未谋面,却在远至福建的篮球场上擦出爱的火花。张洪国和于海春夫妻俩已走过54年婚姻生涯,对他们来说最幸运的是,可以遇到这样一位兴趣相投的伴侣,暮年相伴度过他们口中所说的“疯狂”老年生活。
文/ 本报记者 卫琳 图/ 本报记者 张奇辉
【福建相遇】
家乡土话拉近两人距离
1958年,山东省和福建省达成协议,由山东提供劳动力,福建提供资源,双方合作开采木材,当时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张洪国因此带队来到福建建瓯的伐木场。
这支队伍里还有于海春的姐姐和姐夫,次年于海春毕业后也和母亲来到福建,她进入伐木场的子弟学校当老师。同住在场区宿舍,经常碰面的两个人认识了,“不过当时不是很熟悉,也没想到会走在一起。”于海春说,之后她接到通知,建瓯林业局要成立男女篮球队参加全省巡回比赛,她被选上女子篮球队,教练正是张洪国。
“训练中我们一交流,才发现老家竟然在山东同个县城,说起家乡土话,亲切得不得了。”刚出校门的于海春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福建,对这位大哥比较信赖,而张洪国的心中也对她很有好感,训练时常“开小灶”教她特殊技巧,半年多时间里两人感情不断升温。
有次在建阳比赛时,篮球队集体去看电影,于海春说,“他塞给我一张电影票,我去才发现是坐他隔壁,很不好意思。”电影看到一半,张洪国的手不小心碰到于海春的腿,“我胆子小,吓了一跳赶紧要收回,她却把手搭到我手背上,当时我就懂了。”张洪国说。两人心意默契相通,后来在1961年正式结为了夫妻。
【相濡以沫】
困难时期一起上山捡东西吃
1959年至1961年国家遇上三年自然灾害,夫妻俩的三个孩子却在1962年及之后陆续出生。“当时我俩一个月合起来只有43斤大米,一年只能吃上一次肉,蔬菜供应也紧缺,没油水,根本吃不饱。”但无论如何不能饿着孩子,夫妻俩只能想个办法,利用下班时间去山里捡东西吃。
“别人地里的地瓜、花生收成完了,我们再去把地刨一遍捡点别人漏掉的。别人收谷子、麦子时掉在地上,我们一粒粒捡起来,还摘过野菜,去田里捡过田螺。”夫妻俩说,当时一路走,只要是能吃的都往回捡。
这种艰难情况直到1966年之后才慢慢改善,“现在回想当时虽苦,但我们相互之间都没有怨言,不会埋怨对方赚钱少,没吃的就两个人勤奋点一起去找。”于海春说。
【夫唱妇随】
携手参加各种公益性演出
退休后张洪国和于海春搬到厦门海沧帮女儿带外孙女,两人爱好广泛、兴趣相投、热心公益。
张洪国在带小外孙女时试着用报纸糊了个风筝哄她开心,没想到做得很成功,从此成了他的兴趣。“我是老党员,总觉得退休后也要再做点什么。”于是他成了海沧区多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,义务教小学生做风筝,这一教就是十几年,直到近年因为身体原因才停止,还把价值3000多元的一批风筝和制作材料捐给海沧中学。
夫妻俩爱好文体活动,太极拳、太极剑、功夫扇样样精通,市里、社区组织比赛或开展活动,两人总是积极参加。张洪国的京胡拉得特别好,退休后他教于海春唱起京剧,从此两人常常在家一人演奏一人唱,还经常义务参加各种公益性演出。
【金婚档案】
●丈夫: 张洪国,1936年生,山东人
●妻子: 于海春,1941年生,山东人
●结婚日期: 1961年5月3日
●家庭情况:两人结婚54年,育有4名子女
【趣味往事】
赶着一头牛 走了一整天
有一次张洪国来邀请于海春,陪同他把一头牛从建瓯县城送到郊区林场,一路上要走40多公里路,于海春答应了。隔天两人一大早就出发,赶着一头牛走走停停,一路谈天说地,“两个人傻乎乎的也不懂得累,一直走到下午5点多天快黑了才到林场。”采访中,于海春“埋怨”地说道:“也不知道他当年是不是故意找这么个借口约我出去。”张洪国笑着没有回答。